在中国每10个人就有1个贫血,所以贫血的发生是个大概率事件,它通常表现为面部、口唇颜色苍白,而造成贫血的原因,可能有几百种。
为什么会发生贫血?
贫血,顾名思义就是缺血了,之所以缺血,原因无非两种:去得多、来的少。
去得多的情况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一次性大量失血,或者不显性的缓慢出血都会造成贫血,而后者是比较常见的原因,痔疮、月经量大或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等,这样的长期出血会造成铁丢失过多,不知不觉就加入了贫血大军。
来得少就是体内造血的来源变少了,或者来源没问题吸收出现了障碍。
首先来讲讲来源变少的问题,红细胞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造血细胞、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造血干细胞异常的话,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等,都会造成贫血;当我们的骨髓出现坏死、纤维化等,造成造血的环境被破坏,也会引起贫血;造血原料比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时容易造成贫血,缺铁性贫血在生活中也非常的常见。
吸收障碍常见于两种情况:长期喝茶和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比较好理解,因为疾病的存在影响了造血原料吸收,贫血就会找上门来。而喝茶大家就有疑惑了,一边饮茶一边聊聊人生,如此惬意的事情,竟然会造成贫血?那是因为茶叶里的鞣酸很容易和食物中的铁螯合,形成了不溶性鞣酸铁排除了体外,本应该吸收的铁就这样体内一日游了一圈,又回归了大自然,长期以往,很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看到上面的一大段,可能有些朋友已经有点晕了,小小的一个贫血原来也有这么大的学问,所以一旦怀疑自己贫血,最好还是找医生明确一下自己的病因,到底是上面说的哪一种贫血类型,然后再进行对症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对于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我们也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铁的食物。
哪些食物可以补血呢?
说到补血,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估计就是红枣,其实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大的一个误区,干红枣的含铁量含量非常少,干枣中的铁大约为2mg/g,鲜枣更低,只有1.2mg/g,而且,枣中的铁多为吸收效率比较差的非血红素铁,被人利用的过程比较麻烦,所以红枣是一个含铁量不高,吸收效率也比较低的食物,用它来补血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同样的还有红糖、阿胶等等,这些食物里的铁含量根本无法满足人体对铁的需求。
下面这些才是真的补血的食物,大家快记下来吧!
动物肝脏:比如猪肝的铁含量高达22.6mg/g,吸收利用率也高。红肉、动物血: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色的肉,比如说牛肉,铁含量为3.3mg/g。动物的血的铁含量是比较高的,如猪血的铁含量为8.7mg/g,而且这些铁的吸收利用率高,另外,动物血的脂肪含量很低,对减肥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高蛋白食材。
新鲜水果蔬菜:新鲜水果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的转化和利用,叶酸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另外还有一些蔬菜的含铁量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菠菜,含铁量为3mg/g,黑木耳(干)含铁97.4mg/g。豆制品:豆腐皮、腐竹、豆腐干等豆制品中的含铁量达13.9~23.3mg/g,也是非常好的补铁食物。另外,菌类食物和海产品的含铁量也很丰富。最后,还要再叮嘱大家,在“补血”的路上,一定要先明确病因,再选择对相应的药物和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