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贫血你还在多补铁先别急,这个误区要避免 [复制链接]

1#

原创X诊所X诊所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患上过贫血,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患上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

而很多人认为多吃点红枣、鸭血等食物补血就好了,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其实,贫血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长期贫血,会伤及全身,可引发多器官功能异常,甚至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

因为大众对贫血的了解极其有限,甚至存在很多误区,今天诊君特邀马医生,一起来认识贫血,找出贫血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

马洁娴

副主任医师

■医院血液内科行政副主任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

01

贫血贫的到底是啥?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患了“贫血”这种病,事实上,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症状。

要想了解贫血,我们首先要了解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携带氧气并供给体内各个脏器和组织。打个比方,血管就像是公路,红细胞就像是公路上满载的货车,到达各个脏器和组织后装卸氧气。那么贫血就是指公路上的货车减少了,装卸氧气的能力下降了,脏器的供给不足,人体的工作能力就下降了。

如何判断是贫血,看血常规报告中的血红蛋白指标,当男性小于g/L,女性小于g/L,孕妇小于g/L时,才能够确诊是贫血哦!

02

贫血了会有什么症状?

贫血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贫血的病因、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均会影响贫血的表现。贫血的表现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皮肤黏膜:苍白,主要表现在面色、口唇颜色、甲床等;

●呼吸循环系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悸等;

●消化系统:消化功能减弱、消化不良、腹胀、食欲降低、大便规律和形状的改变等;

03

血常规找异常,揭开贫血真面目

1

患者一:周女士,35岁

下面是她的血常规报告单:

?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

如何从血常规中看出是缺铁性贫血,除了血红蛋白指标下降外,这三个指标: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箭头都是向下的,可能说明是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元素。

2

患者二:李奶奶,70岁

下面是她的血常规报告单:

?贫血类型:巨幼细胞性贫血

70岁的李奶奶因为常年吃得清淡,特别爱吃豆类和蔬菜,不吃荤食,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B12,这种贫血叫巨幼细胞性贫血。

当血常规报告中血红蛋白的箭头向下、红细胞压积的箭头向下、平均血红蛋白量的箭头向上、红细胞平均体积的箭头向上时,就可以判断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哦。

3

患者三:张女士,50岁

下面是她的血常规报告单:

?贫血类型:溶血性贫血

可以看到这张血常规报告中,有一个指标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是升高的,这种贫血类型可能就是溶血性贫血。

正常的红细胞会有天左右的寿命,而当一些内、外在的原因,如: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使得红细胞破坏增多,只有约40-90天的寿命,骨髓的造血代偿能力不足,红细胞缺乏,便会发生贫血。

04

贫血这些误区,你中招过吗?

1

误区一:贫血就食补,食补就是补铁

?应不应该食补,看情况

很多人一出现贫血,第一反应就是食补,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应该先明确贫血的原因和类型,再对症治疗。

?食补光补铁还不够

有些贫血光补铁是不够的,还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叶酸存在于各类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中。维生素B12则多来源于动物肝脏和肉、蛋、奶类食品中。

2

误区二:贫血了多吃红色食物就可以

?多吃红色动物性食物

红色植物性食物,比如红枣、枸杞、红豆,均为非血红素铁,利用率相对较低。而红色动物性食物,比如红肉、内脏等,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而且不太受其它食物的影响,所以更建议多吃一些红色动物性食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