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诊断出来的该怎么护理 [复制链接]

1#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内的储存铁大量消耗,对红细胞的正常生成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的一种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病情的轻重有关,患者可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疲倦等,严重者则会影响生活,如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的风险升高,或出现记忆力下降。

那么缺铁性贫血是怎么诊断出来的呢?

当血红蛋白低于人群正常下限,且外周血红细胞有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时,则可怀疑为缺铁性贫血。而当血清(浆)铁蛋白浓度低于正常下限并在排除感染的前提下,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其他判断缺铁性贫血的指标还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锌原卟啉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铁等。

一般建议,正常出生的婴幼儿在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时候进行缺铁性贫血的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早产儿建议在3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筛查,此后按正常出生的婴幼儿的时间进行筛查;而孕妇应于整个孕期中定期进行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其他人群则应至少每年筛查一次。

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则应及时进行治疗,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口服铁剂,如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是一种高分子络合物,吸收率高,进入机体后可被网状内皮系统细胞迅速吸收,并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素产生反应,进而增强造血功能,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效率,减轻贫血症状。

另外,右旋糖酐铁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通道进入铁分子储存组织中,从而发挥长效补铁的作用。

缺铁性贫血除了治疗以外,还应重视对患者的护理,以促进康复或避免病情加重。那么要怎么护理呢?除了一些通用的措施以外,针对不同的人群还需要稍作调整。

老年人

老年缺铁性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大多伴有基础疾病,而一些疾病会有慢性失血的情况,因此导致发病。这类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会升高,死亡风险也会相应升高,因此对于老年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护理。

首先是要注意心理疏导。由于病程长且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家属或护理人员要注意多与其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就是生活上的护理。对于患者的住处、个人用品等要保持清洁干净,所处的环境最好比较清静,有利于休养。还要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再者就是饮食护理。患者要保持饮食均衡,可适当多吃瘦肉、豆制品等以增加铁的摄入。

小儿

部分缺铁性贫血的患儿症状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家长疏忽,而到了比较明显时,往往病情已经进展得较为严重了,因此家长要主动地了解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该病可能带来的危害。

而对于患儿的护理,由于患儿一般年龄较小,容易哭闹、烦躁或抗拒服药等,所以作为家长或护理人员要要有耐心,并且要注意调整患儿的情绪和心理。

另外就是要注意保证患儿饮食均衡,荤素搭配得当,还有作息规律。除此以外还应注意监测患儿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最后就是要督促患儿正确服药。

孕妇

孕妇对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妊娠期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增加产褥感染、胎儿窘迫、低体重儿等的发生风险,所以此类患者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

同样地,医生要对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做好宣教工作。再者,患者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营养的补充,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还要多吃新鲜的蔬果。

结语

缺铁性贫血会对机体造成很多影响,因此要注意早期的预防和筛查,确诊后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诱发更严重的疾病。而对于药物的选择,应遵医嘱,同时不要擅自更改用药方案,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来说,及时治疗结束也应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和全血细胞计数,以明确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参考资料:

[1]熊英,金涛.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17(2):-.

[2]程超.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前沿,,27(4):53.

[3]伍红丽,魏文利,邓成凤,廖林伊,胡媚.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的应用分析[J].饮食保健,,5(22):-.

[4]付霞.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4(10):-.

[5]中国营养学会“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工作组.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J].营养学报,年第41卷第5期,-.

[6]张帆,王志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8(27):-,.

#缺铁性贫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