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把ldquo贫血rdquo不当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贫血?

1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血红蛋白无法将足够的氧运送至身体的各个组织,从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2

贫血症状是由于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进而引起组织脏器缺氧的表现。贫血初期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随着血红蛋白的进一步降低,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疲倦、心悸、呼吸急促、手脚冰凉、胸闷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贫血?

1

当出现以上症状,怀疑自己有贫血时,需做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低于以下水平时诊断为贫血(对应相应年龄阶段,若小于相应的标准即诊断为贫血)。

2

诊断贫血后,可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进一步划分严重程度。

为什么会贫血?

1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细胞异常临床上可通过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术明确是否存在造血干细胞异常;完善自身抗体、血炎症指标等协助判断有无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如缺乏EPO这种促红细胞生长因子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缺乏可完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网织红细胞等明确是否存在造血原料缺乏。

2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可完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乳酸脱氢酶、coombs试验、血沉等明确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3

失血性贫血

分为急性和慢性。如凝血性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非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消化性溃疡等)。

如何治疗贫血?

1

对症治疗

通过输注红细胞悬液提高血红蛋白浓度以纠正贫血、提高红细胞携带氧气能力。

2

对因治疗

(1)补充造血原料如口服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补充造血生长因子EPO;

(2)对于免疫相关性贫血应用糖皮质激素;

(3)寻找失血性贫血原因,如痔疮、消化性溃疡引起胃肠道出血,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偏多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刘颖

排版:王书韵

审核:张劼李飞

三院院区

两江院区

1

联系我们

住院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