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肾内科医生说只有这几种尿蛋白是肾病引起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临床专家 http://pf.39.net/bdfyy/tslf/171218/5941815.html

这俗话说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介意的话,扫描下方
  尿蛋白,相信大家对这个名词都不陌生,毕竟这关乎身体健康,大家都不想马虎!但是应对尿蛋白的第一要义不是马上治疗,而是要评估病情。


  


  很多人觉得出现尿蛋白就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样的认识是过于片面了,因为有的情况下出现的尿蛋白与肾脏健康没有任何关系。


  今天就给大家揭开尿蛋白的面纱,让大家对尿蛋白的出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做好身体状况的评估。


  一、病理性蛋白尿


  


  此类尿蛋白主要是由于肾脏发生病变之后,表现出来的持续性尿蛋白症状。


  1.组织性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0.5克,主要是由于肾组织被破坏以及分泌产生的蛋白,多见于肾盂肾炎、尿路肿瘤等病理类型。


  2.肾小球性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以白蛋白等中大分子为主成分,病因在于患者肾小球滤过屏障发生异常漏出蛋白,引发肾小球类疾病。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


  3.溢出性蛋白尿


  此种尿蛋白类型在早期并无肾脏病变,肾小球功能正常。一旦出现,多见于血管溶血血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尿,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


  4.肾小管性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2克,常见于肾盂肾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间质性肾炎等慢性肾病,还有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药物中*肾病、Fanconi综合征等也会出现此类尿蛋白现象。


  通过以上有关尿蛋白的内容分析,你会发现除功能性尿蛋白以外,其余的尿蛋白类型都基本上与肾脏病变有关系,所以一旦出现尿蛋白现象,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


  二、生理性蛋白尿


  这种尿蛋白也叫作一过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此时肾脏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一般分为以下两类:


  


  1.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发热/脱水,剧烈运动后,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病因消失之后身体自然恢复正常。


  2.直立性蛋白尿: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直立时就会有蛋白尿流出,躺下之后会消失。青少年出现此情况居多,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肾脏病变和左肾静脉受压迫。


  


  一般在肾脏病变引起的尿蛋白初始阶段,也就是肾炎阶段,尿蛋白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也有很大的治愈机会。此时西医的治疗重点放在了症状的缓解上面,一般会选择利尿、降压、降血钾等药物进行针对治疗,紧急情况下可透析治疗,并注意一些并发症的治疗等。


  除此以外,患者的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生活中要注意低盐饮食(不超过6g/天)、戒烟忌酒、规律作息等,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查,还及时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如遇任何肾病问题,不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