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预防
野生菌中*的风险提示
进入夏季,我县各种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是野生菌中*事件的高发期。为有效防控误食野生菌中*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预防野生菌中*做如下风险提示:
一、*性野生菌的危害
自然界许多野生菌含有*素,可引起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6种主要类型的中*反应,误食*性野生菌中*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
二、对消费者的提示
(一)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农村自办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含干制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事件。
(四)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建议各单位、乡镇、各村社要充分利用广播、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野生菌中*防控科普知识,不轻信所谓的“民间经验”,宣传引导做到入村入户,人人知晓。
三、发生误食野生菌中*应及时处置
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当立即催吐,并及时送诊。目前,对*蘑菇中*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出现蘑菇中*,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把手指或牙刷柄等伸进咽部催吐,同时尽快送往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以尽快排出*素。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图片、原物),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一些中*者经过常规治疗处理后,症状缓解,感觉似乎康复了,其实是进入了“假愈期”,如不继续观察治疗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甚至死亡。
附件:县域内几种常见的剧*蘑菇
威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7月1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