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为加强疫情防控及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保证广大师幼身体健康,年4月7日,大季家街道中心幼儿园保健医蒋主任组织教师开展了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在培训会上,保健医重点围绕诺如病*、轮状病*、手足口病、猩红热等传染病,从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多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春季传染病的防控也做了具体要求。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主动学习,对晨午检、全日观察、各项消*等预防性工作再一次深入了解。切实做到密切注意班内幼儿的身体情况,配合落实二次晨检、一日三测体温、缺勤追踪等工作。从细节入手,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做好班级卫生消*及幼儿保育工作。
通过此次培训使教师们了解传染病的种类及危害,同时也提升了对春季传染病的应对技能。幼儿园将继续严格落实传染病预防工作,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春季常见传染病相关小知识
1.诺如病*
感染诺如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腹泻、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儿童大多表现为呕吐、恶心,成人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诺如病*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病程一般为2~3日,恢复后无后遗症。诺如病*传染性强,不到个病*就能使人发病。容易造成小范围聚集性疫情。与食物中*只通过食物传播不同的是,诺如病*可通过食物、水、病人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进行传播。
预防措施:
1.做好日常各项清洁消*工作,避免诺如病*的接触传播。2.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3.生熟食品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4.食物要彻底加热,慎食生食水产品。5.餐具和接触食品的工具、用具要清洗和消*。6.正确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84”消*液消*,手冲洗干净。
2.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为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常通风,勤晒衣被。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4.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3.轮状病*
轮状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潜伏期1~3天。冬春季节高发,但四季均可发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无性别差异。传染源:患者(急性期以及病后4~8天都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病*携带者(未得病但携带病*有传染性)轮状病*的症状病程长,发病初期多为发热、恶心。继而腹泻,粪便多为水样便或*绿色稀便,每日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及代谢性酸中*、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部分患儿出现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2、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及幼儿都要随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使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至少20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3、保持家里环境卫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洗晒衣被;多喝白开水。4、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5、提高身体素质,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6、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4.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猩红热的潜伏期为2~12天,多数为2~5天。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咽峡炎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3.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一码不扫,可以扫天下?
让孩子在幼儿园开心。
用心沟通,关爱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