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连海洋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共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类病原来自于动物[1]。动物病原向人类病原的转变,往往需要多个进化步骤才能从非致病型向致病型进化,并实现跨物种感染[2]。因此,对病原体在野生/养殖动物中的微进化进行长期监测,探究动物源性病原体与人类致病的关系,可以监测其基因演化和传播性,可以预警未来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年6月2日公共卫生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总书记的讲话也特别强调了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紧迫性[3]。然而,目前我国存在预警关口相对滞后,预警信息来源相对单一,在卫生健康系统内部以及跨行业部门之间一直未能有效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农业与卫生部门共享监测数据,有助于国家层面在疫情防控上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化被动为主动。以副溶血弧菌为例,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造成人体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也是造成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的主要病原。通过食用含有副溶血弧菌的海产品,是造成急性腹泻的主要感染途径[4]。然而在实际监测中,卫生部门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