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为便于理解,仅翻译可能对大家有用的部分,其他部分省略
介绍
目的
方法
此处省略
1.关键建议概要
一在致敏事件发生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如果不能达到至少在10天内注射
二小于12周孕程时,仅在以下情况推进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异位妊娠、葡萄胎、人工流产、大量反复子宫出血或子宫出血伴腹痛。使用剂量至少IU,不需要行胎母出血检测。
三在孕12-20周的可能致敏事件发生后72小时内,注射至少IU抗D免疫球蛋白,并需要行行胎母出血检测。
四孕20周以后的可能致敏事件发生后72小时内,注射至少IU抗D免疫球蛋白,并需要行胎母出血检测。
五D阴性未致敏的孕妇孕20周以后发生致敏事件均应行胎母出血检测,如需要应注射额外的抗D免疫球蛋白。
六所有D阴性未致敏的孕妇都应“常规产前预防性处理”,常规产前预防性处理指孕28周单次大剂量抗D免疫球蛋白,或者28周和34周两次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
七在孕28周前第一次常规产前预防性处理前采集血样检测血型及抗体筛查非常重要。。。。。
八不管有无致敏事件后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常规产前预防性处理都应实施。
九胎儿出生后应用脐带血检测血型,如果是D阳性,所有D阴性未致敏产妇都应在分娩72小时内至少注射IU抗D免疫球蛋白。产妇样本应行胎母出血检测,并以此估算额外抗D免疫球蛋白的需要量。
十胎儿宫内死亡无法采集胎儿样本时,诊断胎儿宫内死亡72小时内应注射适当剂量的抗D免疫球蛋白。
十一剖宫产手术术中血液回收应至少应用1IU抗D免疫球蛋白,并在血液回收后30-45分钟采集母体血样行胎母出血检测,以估算额外抗D免疫球蛋白的需要量。临床告知输血实验室术中血液回收非常重要。
十二应保留可审核的发放和使用记录,以便能够全面追溯抗d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十三如果从孕妇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anti-D,则应进一步进行病史调查,以确定这是免疫的还是被动的。该结果将为临床关于抗d预防和产前随访的决定提供信息。如果对D抗体的来源没有明确的结论,那么应继续按照指导方针对没有形成免疫D抗体的D阴性妇女进行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