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献血科普献血时为啥护士建议献400毫升秘 [复制链接]

1#

很多献血者会向我们反映,为何献血的时候护士总是劝说我们捐献毫升呢?在中国大陆,无偿献血可以选择的献血量有毫升、毫升和毫升三种选择。看起来只有捐献量的区别,不少人认为,一次捐献太多的血量会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那么献血量多少到底有何区别呢?为何护士姐姐通常会建议健康的、指标适宜的献血者捐献毫升血液呢?

法律层面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ml,最多不超过ml,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的规定,确立了毫升献血的合法性。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德国、法国、瑞士等欧美国家,体重5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每次无偿献血在—毫升不等;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缅甸等亚洲国家每次的采血量也都在毫升以上,而且已经推行数十年。目前,我国香港、澳门、台湾也推行一次献血毫升。

献血者角度来看

一次献血毫升无损健康。根据人体的血液分布及容量,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体重在5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约有0毫升血液,一次献血毫升,只占总血容量的10%,献血后能很快恢复,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不会产生影响;反而,研究表明一次献血毫升,更能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器官内的血液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同时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新陈代谢。其实,一次献血毫升和毫升并无区别,对献血者来说所要承受的只是多一点勇气和自信。

用血者角度来看

输用毫升血液有利于临床输血安全。

目前,输血尚具有一定的风险。在输血量不变的情况下,血液来自多个人要比来自一个人更危险,多人份的输血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由于血液也是一种异体组织,一个人如果输入他人的血液可引起一些免疫反应,如HLA同种免疫引起的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血浆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等等。通常失血病人临床用血一次多在毫升以上,如果一次献血量为毫升,可使受血者被输入的血液来源数减半,致敏源减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输血传染病的风险也会减少一半,较大限度地确保了输血安全。

输血治疗效果

献血毫升有利于成分血的分离、制备、储存和使用。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临床上一些患者需要的并不是全血,只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现代输血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所以,除了鼓励献血者进行成分献血以外,血站也会将献血者捐献的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根据缺啥补啥的输血要求输到需要的患者身上。

所以一次献血毫升,有利于成分血的分离制备,各种血液有效成分含量高,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也让患者在输血前的血液交叉配血等治疗费用减少不少。

因此,一次献血毫升,不仅可以刺激献血者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而且对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意义更大。

ps:护士姐姐只是建议,还要根据个人情况自愿选择哦~献血无需害怕,只需小小勇气~!

关于献血的这些谣言你知道多少?真相是什么?

1.抽血要空腹,献血也一样

真相:不需要,空腹反而有危险

解释:医院做的生化检验不同,不需要空腹。相反,若空腹献血人体血液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很可能会造成头晕等低血糖不良反应。为了保证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同时避免因大量进补引起血浆脂肪含量过高的现象,献血者可以在献血前一天保持清淡饮食与充足的睡眠。

2.献血可能感染疾病

真相:“一人一针”很安全

解释:有些人不愿献血的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感染。其实,目前采血机构使用的采血针头、血袋和耗材都是经过国家质量检疫合格的,经过严格灭菌消毒、无菌的一次性合格产品。严格执行“一人一针”,采血之后就把针头毁掉,耗材集中做无害化处理。所以说在正规血站献血是安全的,绝对不会传染疾病的。

3.献血会引起贫血

真相:人体自己会补充的

解释:人体血液具有再生功能。当献出少量血液后,经过机体的自我调节,缺少的血细胞很快就会得到补充,不会引起贫血。

4.献血后补身体会引起肥胖

真相:除非你摄入过量

解释:因为胖,除了某些病态和遗传因素外,可以说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吸收和消耗不平衡所造成的。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所需的血液量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人一次献出少量的血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又更新补充上少量的血液,这样少量的一增一减与人体的胖瘦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担心献血后会发胖的人们完全应当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5.献血可能影响生育

真相:献血和生殖系统关系不大

解释:其实,担心献血影响生育功能,这种想法没有任何依据。一个人的生育能力取决于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取决于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条件与否,而与是否献血没有直接关系。

6.献血是“伤元气”。

真相:献血不会气血虚

解释:血液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而人体的调节机能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因此,献血后绝不会产生“气血虚”的情况。

7.献血会使人上瘾

真相:纯属瞎扯!

解释:不少人误以为,献血10次、20次,甚至更多的人,是因为已经献血上瘾,一不献就难过。献血既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与上瘾物质“尼古丁”、“吗啡”根本不沾边,献血在生理上不会上瘾。献血后也不会使机体不正常速度再生血液,更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

8.献血会引起血压不稳定

真相:血压异常多是紧张所致

解释:个别献血者献血后出现血压偏高或偏低现象,专家认为,精神紧张、兴奋都会引起,正常人献血不会影响血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血压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决不会造成病理性的高血压或低血压。

9.人出血后免疫力下降,会失去很多白细胞

真相:1-2小时白细胞就补齐了

解释:献血不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从生理角度讲,构成人体免疫力的主要物质是白细胞。

人体血液红细胞站了较大比例,白细胞只是其中一部分。以一个正常成年人为例,一次献血-ml,所捐献的白细胞仅仅是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2%,失去的白细胞1-2小时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10.献血后要大补,才能减少损害

真相:其实健康成人一般不缺营养

解释: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健康成年人献血后完全不必进补各类营养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