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熟悉二次元的小伙伴
一定对去年的一部
爆款动画特别熟悉,
那就是
工作细胞。
它通过拟人的手法,
将人体运行状态展现出来,
既具有科普性,
又有很强的故事性。
我们都知道,
血常规是通过观察
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
从而判断有无
感染、贫血及血液系统疾病等。
那么,
我们拿到血常规结果后,
应该看重点哪些指标呢?
中国医大一院
体检中心专家
告诉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为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包括5类,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它们是我们体内的警察部队,每种白细胞负责应对不同的入侵者,如中性粒主要负责对付细菌,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对付寄生虫,淋巴细胞负责对付病毒和支原体等。人体感染时,需要的警力增加,于是白细胞会出现增高的现象。
生理性增高
如妊娠状态、剧烈运动后、酷热或严寒中、某些疼痛如尿路结石疼痛发作时等,单纯的白细胞稍高且无临床症状,可暂不处理。
病理性增高
感染(某些革兰阳性细菌或部分病毒感染)、骨髓增生、代谢性和药物性中毒原因、烧伤。
降低
革兰阴性菌或病毒感染、骨髓功能下降或破坏、放射性等物理损伤、某些化学物质(如苯、铅、汞)或药物影响、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以上应结合症状和其它体检指标综合分析,区别对待。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
增高
常为生理性增高,可见于高原地区居住的居民、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者。
病理性因素可见于慢性缺氧、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
降低
生理性降低如妊娠中后期、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或血液稀释等。
病理性降低如急性或慢性失血如消化道溃疡、严重痔疮出血、月经量过大等;铁吸收障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肾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
小贴士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氧气的运输大队,随着血液循环输送供给全身。
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三者升高,常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
2、三者同时降低时,提示贫血(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或恶性贫血)。
血小板总数(PLT)
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并能在维护血管内壁完整、伤口愈合、炎症、血栓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受检测技术和自身日间波动影响,轻度异常属正常现象,应适时复查。若持续明显增高,应考虑存在影响因素。
增高
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恶性肿瘤等继发性增高;
若大幅度增高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降低
放射性损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小贴士
1、血小板高于正常值,同时白细胞计数升高,则可能预示了化脓性感染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太高容易出现凝血,须及时就医。
2、血小板降低,同时伴红细胞计数减低可见于某些生理状态,如剧烈运动、女性月经期或分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