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个超声引导下外周血管留置针的实战病例: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5岁,年3月15日因阴道大量出血8天,乏力、头晕3天以“1.子宫内膜增厚待诊、子宫内膜病变2.失血性贫血”收入院。患者年因“右侧乳腺癌”于行“乳癌根治术”,术后规律化疗8次。入院后行诊刮治疗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术后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8g/L,重度贫血,给予输红细胞3u,因建立静脉通道困难,请求静疗小组置入PICC完成治疗。给予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置管,顺利完成输血及相关治疗。
二.发生原因
此患者患有右侧乳腺癌,只有左侧上肢可行静脉治疗,肥胖,体重指数BMI值为31.1,又因重度贫血,外周血管穿刺困难。
三.处理措施
1、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患者完成输血治疗后即出院,无需长时间留置静脉通道,与经治医师及患者充分沟通,决定由PICC专科护士给予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穿刺。
2、超声探查左侧上肢静脉,充分评估后利用平面内技术,选择20GBD留置针穿刺距离皮下0.9cm,直径3mm的头静脉。方法:常规消毒,预穿刺处涂无菌耦合剂,左手戴无菌手套持套有无菌探头罩的超声探头套,右手穿刺成功后单手送针,即将留置针的软套管沿静脉走向全部送入血管内,血管内可见导管影,妥善固定并成功留置。
四.处理效果
1.减轻患者痛苦,解决穿刺难题。
2.避免不必要的导管留置,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五.病例引发的思考与启发
1.对于外周穿刺困难无需长期连续或间断输液治疗的患者,超声引导留置针置管可提高建立静脉通道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实现可视下的静脉穿刺,降低并发症。
2.可视化评估,便于选择适宜穿刺工具。
3.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穿刺技巧不同于PICC穿刺,采用平面外技术单手送针可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4.培养专科护士的重要性,体现超声引导的优势。